2016年04月18日-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全国重要成矿区带矿产区划部署综合研究”项目组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重要成矿区带(部署)区划部署委托业务成果验收会”,我院负责完成的“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点选区与部署研究”成果报告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获得“优秀”成绩。
成果报告主要从秦岭-大别造山带总体特征入手,进行区划部署研究工作,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大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物化遥自然重砂、矿产地质等的综合研究,总结分析了区域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系统地分析该区区域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和重要矿种地质找矿模型;划分了东秦岭成矿带、武当-大别成矿带等2个ⅲ级成矿带和北淮阳、大别等10个ⅳ级成矿亚带,划分依据充分、合理;建立了元古代-新生代12个成矿系列及19个成矿亚系列和区域成矿谱系;对区域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进行综合研究,划分了15个找矿远景区和75个综合预测区,提出该区下一步工作部署建议;编制完成了该区1:50万地质矿产图、成矿规律图、预测成果图及勘查部署建议图等系列图件及数据库。
该报告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圆满地完成委托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的,进一步提高了该区矿产地质研究程度,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评定成绩为优秀,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区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2年确定的我国第20个重点成矿带。该区行政上位于我国中部鄂、豫、皖三省的交界部位,分属于武汉、南京及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管辖;大地构造属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及扬子陆块交会部分,该区自晋宁期以来,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多样,超高压变形变质是该区的鲜明的特色,矿产资源以钼、金、铅锌、铜、稀土、磷矿、萤石等矿产为主,且分布不均衡,以往由于各个省份条块分割,导致该区以往矿产地质综合研究程度偏低。
(吴礼彬、李修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