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21日,“内地沿海湿润半湿润景观区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讨论会”在安徽歙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主办,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协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领导、特邀专家、六大中心化探主管、计划项目与工作项目负责单位领导、专家以及项目研究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重点是围绕内地沿海湿润半湿润景观区区域化探方法技术进行研讨,为新修订的《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1:250000)》报批提供科学依据。会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汇报了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安徽、四川、吉林、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分别结合以往区化工作对比介绍了本次1:25万区域化探试验成果;下午,专家们顶着炎炎烈日,在院领导的陪同下深入野外现场,实地考察了粗粒级水系沉积物采样方法技术,仔细查看了样品的粒级分布,评估了采样方法的可操作性。
与会专家结合各省对比试验成果及野外考察认识,对建议采用?d10目~ 80目粗粒级水系沉积物采样方法技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多数专家认为,本次粗粒级采样方法技术在客观反映地质背景、圈定与矿化有关的异常、化探异常的规模与结构、数据分析质量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
现?于以往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并建议后续的区化工作增加“三稀”元素、铂钯等贵金属元素分析,扩大区域化探研究、应用领域,为地质找矿、资源与环境评价提供地球化学技术支撑。
(物化探所 刘超 李朋飞 陈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