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调局网站报道,《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及地质找矿部署方案》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年度地质调查成果二等奖。此方案由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参与编写,是我院承担的“安徽北淮阳地区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项目重要成果之一。
武当-桐柏―大别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陆续开展了大量的地质考察、找矿及科学研究工作。该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矿产40余种,矿床(点)500余处,是全国地质找矿热点之一。近几年又相继发现了鲜花岭铅锌矿,河南周庵铜镍矿、汤家坪钼矿、千鹅冲钼矿,湖北陈家垭铁矿等一批大中型矿床,尤其是我省金寨县沙坪沟特大型钼矿的发现标志着该地区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此为契机,在全面分析武当―桐柏―大别地区地质工作程度、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基础上,于2012年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列为我国第20个国家级重点成矿带。该成矿带地质工作部署的依据-《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地质找矿部署方案》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负责,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及安徽、湖北、河南等省地质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编写。
我院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并根据中国地调局的统一安排,经过研究确定由“安徽北淮阳地区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项目主要成员、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副负责人许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牵头,组织项目有关技术人员参加了该项地质找矿部署方案(安徽部分)的工作。该部署方案(安徽部分)在“安徽北淮阳地区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项目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涉及该区的工作成果,对我省大别山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成矿规律等进行详细论述,在潜力评价项目所划分的最小预测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成矿远景区论述及下一步工作部署建议等。2012年7月26日,该方案通过由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裴荣富、莫宣学院士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论证,专家一致认为该成矿带成矿条件有利,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对该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此工作的基础上,于2013年9月出版了专著《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此专著收集了武当-桐柏-大别山成矿带以往的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和科学研究成果,对以往找矿成果进行了梳理,客观评述了该区以往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对该成矿带北部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壳幔动力学过程对成矿的制约研究,总结了大型成矿系统的空间结构和构造地质环境,建立典型矿床成矿模型、通过预测类比对区内成矿靶区进行优选。并且初步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充分分析了找矿潜力,明确指出了找矿方向,是针对该区域成矿带范围地质找矿的第一本专著,同时也是该区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的一份重要基础参考资料,对于全国重要成矿区带地质找矿具有示范意义,对该区带地质找矿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综合研究室 李修钰、吴礼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