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玢岩型铁(硫)矿”深部勘查技术与找矿示范研究项目研究报告获得审查通过 -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玢岩型铁(硫)矿”深部勘查技术与找矿示范研究项目研究报告获得审查通过

发布时间:2013-04-03 09:24:17      来源:地调院      审核:admin     浏览:1327次
  2013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组织专家,对《“玢岩型铁(硫)矿”深部勘查技术与找矿示范研究项目研究报告》进行了验收工作。以滕吉文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开展以来所取得的突出成果,并一致同意通过课题验收。
  《“玢岩型铁(硫)矿”深部勘查技术与找矿示范研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东部铁铜铅锌重要矿集区深部资源勘查技术与示范》下设的子课题。该课题由中国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合肥工业大学和华北地质勘查局519大队共同承担完成。安徽省地质调查院主要承担完成了庐枞盆地玢岩型铁“硫”矿成矿模式的建立及成矿靶区优选、验证工作。
  项目的实施取得以下成果:(1)以泥河铁矿为研究对象,对其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矿阶段、蚀变分带、成矿环境、控矿要素、形成时代、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泥河铁矿的成矿模式;(2)利用国际先进的surpac软件建立了矿床的三维模型,为下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3)在泥河铁矿钻孔岩心物性测量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区重、磁的二/三维反演模拟,并进行了amt、csamt、sip、tem等物探方法的实验工作,总结出“重力 磁法 amt”或“重力 磁法 tem”的玢岩型铁矿找矿方法技术组合;(4)系统总结了庐枞盆地玢岩型铁矿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预测了成矿靶区。并在泥河外围开展了钻探验证工作,实现了外围找矿突破,新增333资源量1000万吨,预测泥河外围潜在资源量至少3500万吨。
  本项目的实施是在科技部、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国科发政【2009】131号),号召“以矿山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由企业提出重大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产学研联合攻关,实现我国大型矿山企业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的背景下立项实施的。项目由高校科研院所先期进行科研工作,预测成矿靶区,中国五矿集团随后投入相应配套资金,施工钻孔验证,从而取得找矿的突破。整个项目的实施,充分说明了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投资进行科技创新工作,能更好的结合市场、联系实际,达到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一套自主、高效的创新体系。
  

矿产所 张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