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5万姚李镇、苏家埠、张家店、舒城县、金牛镇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项目顺利通过成果验收 -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安徽1:5万姚李镇、苏家埠、张家店、舒城县、金牛镇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项目顺利通过成果验收

发布时间:2016-09-05 18:27:49      来源:地调院      审核:admin     浏览:2513次
2016年8月30日至3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专家对我院基础所承担的《安徽1:5万姚李镇、苏家埠、张家店、舒城县、金牛镇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进行了成果报告评审。 评审会上,专家对该项目提交的《安徽1∶5万姚李镇、苏家埠、张家店、舒城县、金牛镇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报告》和《安徽庐枞地区隐伏及深部矿资源潜力调查成果报告》进行了集中会审。专家组在前期审阅报告的基础上,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汇报,进一步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认真讨论和充分交流。 《安徽1:5万姚李镇、苏家埠、张家店、舒城县、金牛镇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为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子项目,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次调查,对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厘定,划分为18个组级、20个段级及5个特殊岩性层。查明了第四纪沉积物的层序及空间展布,划分了成因类型。系统研究了早更新世―全新世期间沉积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特征;通过高分辨率磁组构、磁化率、粒度、地化指标等,重建了末次冰消期――早全新世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史,并研究了该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首次识别出中国中东部湖相沉积的博令/阿勒罗德暖期事件,与深海沉积和格陵兰冰芯可以很好地对比;将调查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划分为安山岩、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碎屑熔岩、正常火山碎屑岩、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等亚类以及潜火山岩;将小溪河岩组分为变沉积岩组合、变火山岩组合、变火山-沉积岩组合3套岩石组合,并获得基性变质岩la-icp-ms峰值年龄325±7-356±8ma、744±24-881±23ma、1170±200ma-1311±160ma。通过温压计算和地球化学分析,得出其形成温压条件:510-652℃和0.8-1.2gpa,反映其可能形成于岛弧环境;通过地质背景、综合异常系统分析研究,在调查区内圈定了b级找矿远景区3个。 项目报告中,《安徽庐枞地区隐伏及深部矿资源潜力调查》专题取得如下成果:在详细野外调研及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罗河-小包庄铁矿床、沙溪铜矿床典型矿床研究,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厘定了成矿期次,探讨了成矿作用过程,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及对已有研究资料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与富碱正长岩类有关的铁铀矿化的地质及成因研究,初步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以泥河铁矿床i纵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玢岩型铁硫矿床蚀变分带的研究,建立了玢岩型铁硫矿床蚀变分带标准柱;开展了泥河铁矿床i纵剖面、小包庄铁矿床2线剖面及沙溪铜矿床13线剖面中典型钻孔的原生晕样品分析测试工作,结合剖面的矿化蚀变特征,总结了元素分布规律,建立了玢岩型铁矿、斑岩型铜矿的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收集整理了庐枞矿集区玢岩型铁矿、斑岩型铜矿的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探测成果,综合评价了不同方法对于寻找预测深部矿床的有效性,建立了矿集区玢岩型铁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型。;综合庐枞矿集区玢岩型铁硫矿床和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控矿地质要素、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建立了庐枞矿集区玢岩型铁 硫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的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模型。结合区域综合找矿信息,划分远景区3处,优选深部找矿靶区2处。 本项目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目标任务,报告内容较丰富,资料翔实,专家评审组一致同意评审通过。评定级别为姚李镇幅88分、良好级,苏家埠幅85分、良好级,张家店幅87分、良好级,舒城县幅86分、良好级,金牛镇幅91分、优秀级;项目总体评分87分,良好级。

(基础所 文/汪雅菲 图/储东如)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