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原始资料 -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原始资料

发布时间:2007-03-09 14:40:58      来源:地调院      审核:admin     浏览:888次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的安排,地调局南京地调中心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2006年11月20-22日对“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原始资料及阶段成果进行了检查验收。该项目承担单位—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参加单位—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湖南省遥感中心、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有关主管单位及专家、领导的指导与督促下,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到2006年12月,已全面完成预定任务。
  主要有:长江流域系列卫星遥感图像,完成1:25万《孝感》、《岳阳》、《长沙》、《南充》等共计60幅,实际完成工作量为2006年度任务量的100%。
  完成10幅长江流域1:50万地理底图的编制;
  区域遥感解译:2006年度,实际完成1:25万《孝感》、《岳阳》、《长沙》、《南充》等共计31个图幅、38万km2的遥感综合信息提取、解译工作,完成解译工作面积为2006年度工作量的100%。完成1:5万长江(湖南段)目平湖地区遥感调查工作面积5000 km2,完成率100%。
  完成1:5万长江(安徽段)与巢湖岸带变迁及崩岸遥感调查报告初稿编写。
  完成1:5万长江流域(湖南省)目平湖地区冲淤演变与湿地演变遥感调查报告初稿。
  通过河湖岸带变迁与湿地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初步了解了长江流域河网结构、河道迁移特征及地质成因,基本掌握了长江流域的湖泊分布及其演变情况,对长江重点地段的岸线变迁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地貌、第四纪遥感解译与编图,初步了解了长江流域的地貌类型、成因及分布情况,对第四纪地层、新构造活动特征有也有了初步认识。另外,通过土壤侵蚀程度图的编制,及大量的野外检查验证工作,认识到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有着整体向好的趋势,但局部的人类工程活动又成为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专家组经认真审阅原始资料和野外抽查以及中间成果认为:该项目两年来按地调局和南京地调中心关于地质调查项目技术管理的有关要求,在承担单位和各参加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基本完成了设计预定的任务,原始资料和阶段成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本次质量自查的有关材料与实际情况相符,质量检查组一致同意对该项目的原始资料质量给予优秀评价,评分为91分。
  该项目在湖泊变迁,人为围垦、巢湖岸崩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部门及媒体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科技日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安徽商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等媒体均进行了采访和报道。新华社为此编写了“情况反映”,上报国务院并印发有关部委。为此水利部专门下文,安徽省赵树丛副省长也进行了批示,该项目阶段成果已经受到政府的关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