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松地区矿产地质调查” 项目顺利通过成果验收 -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安徽省宿松地区矿产地质调查” 项目顺利通过成果验收

发布时间:2016-09-05 18:33:09      来源:地调院      审核:admin     浏览:2369次
2016年9月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南地区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在合肥市对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一地质队提交的《安徽省宿松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进行了成果报告评审。 “安徽省宿松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隶属于“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计划项目,计划实施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工作项目承担单位为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一地质队。 该项目经三年完成,取得较为丰硕成果: 1、通过1:50000矿产地质填图,初步查明了工作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化蚀变等特征。确定了工作区地层层序和各时代地层的接触关系,确定组级填图单位36个,段级填图单位5个。建立了区域构造变形相带组合模式。 2、系统收集了区内以往1:20万重力、航磁资料,1:5万重砂、遥感资料,并结合本次地质工作进行了推断解释;根据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编制了全区24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图、组合异常图,综合异常图。共圈出38处综合异常,其中甲类异常2处,乙类异常11处,并对异常进行了评序,为矿产检查选区提供了依据。 3、对区内5处综合性异常开展了概略性检查,初步了解了检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对酸枣岭、廖河二个重点工作区开展了矿产重点检查工作,为进一步预、普查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4、对区内主要矿床(点)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总结;对金、磷矿种的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进行了叙述,并建立了成矿模式和预测模型,分别编制了金矿、磷矿含矿建造构造图。 5、新发现金矿(化)点3处,轻稀土矿(化)点3处,钨钼矿化点1处。新发现的3处轻稀土矿(化)均产于晋宁期变质侵入岩体的风化壳内,属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为安徽省内首次于晋宁期岩体风化壳内发现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产,对以后寻找晋宁期岩体风化壳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具有较好指示意义。 6、对区内的成矿控制条件和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总结,确定了金矿、磷矿预测类型,并对区内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找矿远景区4处,找矿靶区3处。 本项目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目标任务,报告内容较丰富,资料翔实,专家评审组一致同意通过报告评审。经专家组认真讨论,报告质量等级评定为良好级,综合得分为88分。

(基础所 文/汪雅菲 图/吴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