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在北京中苑宾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30个省级项目总体成果评审会落下帷幕,我省项目组提交的《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报告》顺利通过验收,并被评为优秀成果,至此,历时7年之久的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项目宣告圆满结束。
“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是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其目的是通过系统总结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通过物化遥、自然重砂等多学科、多专业系统工程,利用综合信息科学理论和方法评价未查明矿产资源潜力,基本摸清本省重要矿产资源“家底”,为我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勘查部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启动于2007年,分为四个阶段先后完成了庐枞地区铁矿资源潜力评价典型示范,全省铁、煤、铜、金、钨、铅、锌、锑、稀土、磷、锰、锡、钼、银、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18个单矿种的潜力评价和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重力、磁法、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矿产预测、综合信息集成9个专业成果报告及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成果报告和工作报告的编写工作,其中庐枞地区典型示范、铁、钼
、煤、硫、银、重晶石、萤石、锰等矿种成果报告和全部9个专业成果报告以及项目总体成果都在全国的验收中被评为“优秀”成绩,总体成绩处于全国30个省级项目组的前列。
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与省国土资源厅、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并得到省内、外各专业权威专家的悉心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项怀顺、潘海滨等领导多次到项目组进行指导工作,对项目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项目组成员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以常印佛院士为首的一批老专家不顾辛劳多次莅临指导,对重要技术难题进行热心的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对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潜力评价工作启动以来,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了精兵强将,建立了一支以老、中、青相结合的技术队伍,强化了技术管理,项目实施7年来初期参加技术培训的人员自始至终参加项目工作,并不断补充年轻同志参加项目工作,是30个省级项目组中最稳定的队伍之一,为完成潜力评价各项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潜力评价项目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辛勤努力,每一份报告、每一张图件,无不凝聚了项目组成员的聪明智慧和辛勤
劳动。潜力评价工作涵盖全省范围18种重要矿产,涉及基础地质、成矿规律研究、物化遥自然重砂应用、矿产预测、数据库等多个学科、专业,专业面广、技术要求高,而且时间紧、人手少。面对巨大的工作量,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项目组成员经常加班加点,为了赶时间、跟进度,他们时常通宵达旦工作,凭借着地质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可贵精神,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正是项目组全体成员默默无闻、夜以继日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潜力评价各个阶段的工作,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并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
(综合研究室 高曙光、吴礼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