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调中心、省测绘局、省地勘局、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等有关专家对《安徽省阜阳市地面沉降调查》项目进行验收,会议由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龚健勇处长主持,副院长兼院总工程师杜建国、副院长彭玉怀、水环所领导及有关项目人员参加会议,到会的还有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地环处,以及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阜阳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的领导。
各位专家和领导首先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杨则东教授对项目成果的汇报,认真检查了相关材料,对项目取得的成绩较为满意。该项目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新建了gps监测墩、一二等水准点和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遥感解译等实物工作,建立了阜阳市地面沉降gps网和一、二等水准网,提出并完善了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gps测量、水准测量及insar测量等技术查明了阜阳市地面沉降量及影响范围;利用流固耦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地下水水位和地面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预测了在不同开采量下地面沉降发展趋势。此外,项目还针对阜阳市地面沉降灾害防治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阜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阜阳市是全国发生地面沉降典型城市之一,集中超采地下水形成的大范围降落漏斗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而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对地面沉降灾害分布情况调查及监测网络的建立是制定地面沉降防治对策的基础。据验收领导要求,在项目验收后,相关资料将一并提供给阜阳市政府,并在后期继续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这是我院服务于地方政府的项目之一,它再次展现了我院从事基础性和公益性调查,并服务社会的宗旨。
(水环所 秦先燕,杨则东 照片由焦团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