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凯发k8注册登录 > 党群党建 > 党群工作 > 共青团工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对地勘单位职工的思想、心理、文化和技能带来机遇和挑战。认清并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加大地勘单位职工知识化进程,优化知识和文化结构,提高专业技能,调整心态,以新风貌迎接新挑战,这是摆在各级地勘单位职工组织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此,提升地勘单位职工素质,既是地勘单位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对地勘单位职工提出的新的要求,下面,笔者就如何提升地勘单位职工素质问题进行探讨。
一、地勘单位职工素质现状分析
由于在上世纪70―80年代,地勘单位大批招工,这时,大多数地勘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只处于初、高中水平,有一些虽然上了内部技校,通过各种培训学习,走进地勘单位,但还是存在文化程度低的状况。90 年代后期,地勘单位进行全面改革,工作的要求提高了,技术的含量提高了,社会的要求也提高了,原有的地勘单位职工素质现状与地勘行业发展要求差距也越来越大,使地勘单位职工存在“三个缺乏”。
1、缺乏学习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职工在认识上往往存在偏差。有的职工认为自己现有工作水平、工作技能已经足够能应对目前的工作,已经够用,不需要再学习了;有的职工认为自己的年龄偏大,学习太累,学不进去,上一天班已经很累了,哪有心思坐下来学习,再说地勘单位职工工作比较稳定,培训不培训,学习不学习对自己来讲都一样,没有危机感。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造成职工不愿、不想、不参加技能培训,对学习没有积极性,从而无法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
2、缺乏竞争意识,观念较滞后。对素质要求,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第一,感到无能为力,自己文化低年龄大,要想学点东西谈何容易,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第二,感到无所事事,有些职工缺乏一种学知识、学业务、学技能的观念,业余时间不愿花在学习技能上。第三,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有的职工认为自己的岗位比较稳定,要想工作再上一个层次也不大可能。第四,满足现状,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已能应付工作,不需要继续努力学习,习惯于“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
3、缺乏自信心,心理素质较差。尤其是在地勘单位较艰苦的岗位,不少职工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容易导致畏难、消沉、自责等情绪,从而缺乏自信心,对进一步提高其它素质不利。职工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地勘单位的职工要在地勘事业的发展中有所作为,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大力度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地勘单位职工须具备的素质
职工素质提升是以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法律素养、职业技能水平、创新思维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单位职工要力争上好素质教育四大课,即:思想道德素质课、科学文化素质课、职业技能课、身体和心理素质课。单位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有所侧重开展教育、培训,以达到提高职工文化知识、科技知识、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技能水平、保健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目的。
1、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具体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表现为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善于学习和了解单位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把自己的命运同地勘单位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诚实守信,尽职尽责,优质高效创造性的完成任务。
2、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指职工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知识修养。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具备较好的文化知识,才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有较宽的知识面,知识是构成素质的基础,知识面过窄的人是素质不完善的人。因此,职工必须克服不思进取等弊病,多读书看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3、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主要指专业技术和能力,包括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特殊能力(专业领域的专门能力)、创造能力(专业领域内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地勘单位职工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应专业的各种操作技能,同时职工还要积极向素质的最高层次创造性努力。努力成为具备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人才,善于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能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有关问题。
4、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主要指身体体质、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忍耐力、抗病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顺境时不得意忘形,逆境时不灰心丧气,有成绩时不孤芳自赏,在受挫折时能扬鞭奋蹄,在困难面前,能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克服困难。
三、怎样提升地勘单位职工的整体素质
教育是基础,素质是关键,只有有了先进教育,才会有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只有有了先进教育,才能有高素质的人才和职工队伍。因此,提升职工素质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不断满足广大职工求知欲望的有效举措。因此,提升地勘单位职工的整体素质要从社会努力、客观环境、外部条件和人的主观自觉努力等几方面入手:
1、帮助职工克服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相结合。地勘单位要十分重视职工的心理卫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帮助职工转变头脑中的传统观念,让其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危害,从主观上努力克服,同时及时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
2、观念转变与知识更新学习相结合。职工本身的思想观念,必须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将学习与生存紧密挂起钩来,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使职工能牢固树立起学习是自己的终身任务的观点。通过学习,尽快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竞争的要求,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职业道德教育与实施专业教育相结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广大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因此,提高职工素质,要引导职工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同时,工会要对职工实施专门的教育,这是一项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的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如为单位长远发展而制定的培训教育规划等等。
4、营造成才氛围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职工成才氛围,从一定程度上讲,对职工自身素质要求高了,其就会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同时,要建立职工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鼓励职工学文化、学技能,并为其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利用有效载体教育与强化岗位技能相结合。“职工建功立业”、“创新能手”等竞赛活动是新形势下实现职工发展的有效形式,工会组织要从新形势要求出发,继续深入开展“职工建功立业”、“创新能手”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深入内涵和拓宽活动领域的同时突出活动重点,为职工人才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不断强化岗位技能,把对职工培训侧重点从适应本岗位、本工种、本行业的局限中解放出来,鼓励职工不但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要。
四、提升地勘单位职工素质的具体工作
全面开展四个竞赛:围绕提高职工思想政治、道德情操和理论水平,开展争先创优竞赛;围绕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学习成才竞赛;围绕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开展创新、创效竞赛;围绕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开展健康达标竞赛。工作中注重突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力求一个“新”字,即:在工作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上年年有创新,年年? 纤?平;二是克服一个“难”字,即:只要认准的事,无论困难多大,都坚定信心,一抓到底;三是立足一个“好”字,即:不管组织什么活动,不做便罢,做,就一定做好。
1、围绕提高职工思想政治、道德情操和理论水平,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根据地勘单位的发展、职工的需求和职工岗位的特殊需要,组织职工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习现代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力争使职工的文化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技术等级上一个新档次,提升职工的竞争实力和建设能力。让职工立足本岗,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学习型、知识型的新型职工。
2、围绕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学习成才竞赛。在地勘单位深化改革、转机建制的新形势下,为使职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工委要坚持把开展职工学习成才竞赛活动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从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入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激发调动职工爱岗位、钻业务、练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生产攻关和劳动竞赛活动。在具体工作中,要开展职工素质教育流动课堂活动,扩大受教育面。要在积极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的基础上,结合地勘单位实际和职工的自身需求,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活动,为职工提高岗位技能和参与多技能竞争提供服务。同时还要继续抓好原有的岗位练兵、技术比赛活动,不断赋予素质教育活动以新的活力与内容。
3、围绕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开展创新、创效竞赛。针对地勘单位发展现状,开展一系列创新、创效竞赛,可以通过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术攻关、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取得各项成果证书、技术专利证书,实现创新成果达标。通过在职工集中的工种开展创新、创效竞赛,不断鼓励职工学习和钻研技术业务,在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中展示才华和智慧、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增强她们为单位的明天奋力拼搏、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的决心。
提高地勘单位职工综合素质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地勘单位“强局富民”宏伟目标的需要。不断提高地勘单位职工的综合素质,让他们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改革,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和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水环所 陈波)